您的位置:首页>栏目首页 > 前景 >

全球1/3的碳排放竟然来自于它?专家:必须转型!

2023-08-20 02:17:41    来源:中国东盟报道

2023年,世界范围内极端天气事件频发,让全球低碳减排迫在眉睫。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2022年排放差距报告》,现状并不乐观,国际社会远远没有达到《巴黎协定》的目标。


(资料图)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今年4月发出警告:如果各国政府继续实施当前的环境政策,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会上升2.8°C,这将是“世界的死刑”。

为了实现2030年的减排目标,全球亟待进行全系统转型。根据贝恩公司发布的《2021东南亚绿色经济报告》,在东盟地区,农业占该区域国内生产总值的10%,同时也是15%的排放源。今年初,东盟秘书处粮食和农林业司司长范光明表示,东盟将农业—林业—工业领域的脱碳视为合作重点。

围绕中国与东盟的农业碳减排,《中国东盟报道》记者专访了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董事、中国农业大学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院长樊胜根。

《2023中国与全球食物政策报告》发布会在中国农业大学举行,樊胜根在会上介绍该报告的主要成果。图源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东盟报道:您曾说“农业食物系统是气候变化的重要推手,同时也具有巨大的减排潜力。”如何理解这句话?

樊胜根:从全球来看,整个农业食物系统(包括农业生产、食品加工和食品供应链等环节)的碳排放量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3。

从粮食体系各个环节看,生产环节(包括肥料等生产投入)约占全球粮食体系总排放量的39%;其次是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全球80%的森林砍伐活动与农业生产相关),占比32%;农业供应链活动(包括零售、运输、消费、燃料生产、废弃物管理、工业加工和包装等环节)总排放为29%。

换句话说,即使目前所有的化石燃料排放都停止了,持续增长的农食系统排放也会阻碍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2℃的气候目标的实现。

农业在全球碳排放中的占比如此之大,如果我们能够推动农业食物系统转型,单是农业这一领域上所实现的碳减排量,对于全球碳中和目标实现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

中国东盟报道:《2023中国农业农村低碳发展报告》指出,我国农业以1/16的碳排放创造1/10的GDP,且主要粮食作物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这是否意味着我国农业碳排放尚属乐观?

樊胜根:不是的。中国农业碳排放占比不高,是因为我们整个碳排放的总量大。中国农业碳排放在国内全部活动碳排放中的占比为10%,但在全球的占比是30%。虽然近年来,中国在农业碳减排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要达到零排放,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还有着很长的距离,任务艰巨。

其次,我国粮食消费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进口,这部分进口粮食的生产仍然产生碳排放,只是没有计入中国的农业碳排放总量。

中国东盟报道:东南亚多国都设定了减碳净碳的目标,并出台了相应的农业脱碳路径政策。在农业碳减排领域都有哪些代表性的举措?还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樊胜根:越南目前正在推动低碳水稻的种植,将在湄公河三角洲种植100万公顷低碳优质水稻;马来西亚停止了对热带雨林的开发;新加坡政府提倡民众转变膳食结构,主张民众摄入全谷物和瓜果蔬菜,以减少精制食物加工过程中导致的15%粮食浪费,也是很好的做法。

印尼拥有全球面积最大的热带泥炭地。泥炭地是地球重要的“碳库”。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数据,泥炭地储存了世界三分之一的土壤碳,是世界森林碳含量的两倍。

当然,也有一些不太乐观的情况,比如森林砍伐在印度尼西亚、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国依然存在;另外,东南亚国家的农业生产方式还比较落后,亟待转型。

东南亚农业碳排放的问题如果不去改变,不仅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无法实现,而且更严重的是,在高温、饥饿、贫困等恶劣环境下,很多人可能会为了生存而移民甚至偷渡,从而造成国际局势的不稳定,甚至引发冲突。因此,必须重塑全球农业食物系统,推动农业食物系统转型。

中国东盟报道:今年初,在东盟秘书处 (ASEC) 举办的区域性研讨会上,提出了农林业领域脱碳的初步建议,包括减少化学药剂密集型农场,有效利用资源(水、土地和肥料)、推广可持续土地管理技术等。如何评价这些方法的有效性?

樊胜根:东南亚的畜牧业排放比中国少一些,农业商品化程度较低,所以农业产业链的碳排放也不高。但是,水稻在东南亚农业生产中的比重大,且农业生产方式落后,譬如插秧栽培、大水漫灌、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了大量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此外,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也是东南亚温室气体排放的一大来源。

由此,这些方法很切合当下东盟地区可持续农业的实际需要,但同时还需要多方力量来共同促成。

首先,国家层面应制定科学、系统、长期的农业减碳策略和管理体系机制,同时,应建立起一套评价指标体系来衡量农业食物系统转型的进度,加大监督和问责力度,确保减碳措施的落实有效。

其次,农业扶持政策需要调整,过去对生产粮食进行补贴水电化肥的做法已不可行,应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支持科研和产业链发展中,支持营养健康、低碳可持续食物的生产,让整个农业系统走向环保、低碳。

此外,应加大普及调整膳食结构的力度,无论是企业、相关部门还是普通消费者都必须认识到:改变膳食方式不仅关乎个人的营养健康,更是对地球环境做贡献。

中国东盟报道:在保证粮食供给的同时降低碳排放方面,中国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做法和经验?

樊胜根:一是化肥减量。中国从2015年开始提出化肥农药零增长,再到后来取消化肥补贴、推广有机肥,颇见成效。

二是植树造林。据中国科学院组织编写的《全球人为源碳排放与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遥感评估科学报告》,过去40年,中国实施植树造林生态工程,中国土地利用变化为净碳汇效应、每年固定近4亿吨二氧化碳,有效降低全球土地利用碳排放。

三是农业技术。中国目前已经在农业碳减排技术层面取得了多项突破,比如云南大学胡凤益教授团队原创性培育出的“多年生稻”,不用每年进行播种,种植一次就可以像割韭菜一样连续收获3—5年,有效节省种植成本和劳动力投入,对于高度依赖水稻种植的东南亚国家来说,这类技术是潜力巨大的。

Science(《科学》)杂志公布202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云南大学资源植物研究院胡凤益团队多年生稻研究成果成功入选该榜单——更易于耕种的多年生稻。图源云大新闻网

目前,东盟和日本已经在学术领域就农业碳减排展开了讨论,相比之下中国和东盟在农业碳减排层面的合作尚处于初步阶段。

无论是投资贸易合作还是学术层面的知识共享,中国都应迎头赶上,主动分享一些适合于东盟国家的农业碳减排技术、经验做法和机制。未来有机会我本人也非常愿意投身其中,为推动中国和东盟农业碳减排合作出力。

(记者:黄江勤)

关键词:

相关阅读